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對於成年人來說,吃益生菌對身體有益。同時,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有益細菌保存的良好營養成分才不會流失和惡化。


1預防或改善腹瀉:不良的飲食習慣或服用抗生素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導致腹瀉。益生菌的補充有助於平衡腸道菌群並恢復正常的腸道pH值並緩解腹瀉。

2緩解乳糖症狀:乳酸菌可以幫助身體分解乳糖,緩解腹瀉,脹氣等症狀,可以與牛奶一起食用。

3預防生殖系統感染:酸奶中的嗜酸乳桿菌和里卡多抗菌噴霧劑可抑制陰道內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歐洲的雙盲對照試驗證實了這一點。患者每天補充10ml活性益生菌。結果表明,生殖系統感染的發生率大大降低。長期補充體內活性益生菌可以幫助修復生殖系統的微循環。

4增強人體免疫力:腸道內有一種非常發達的免疫系統。益生菌可以通過刺激腸道中的免疫功能來調節過度或過度的免疫活性至正常狀態。益生菌在這種免疫調節中的作用也被認為有助於抗癌和過敏性疾病。

5促進腸道消化系統健康:益生菌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增殖,減少毒素,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改善腸道功能,改善排便。

如何保存益生菌
益生菌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和調節胃腸功能非常有用。但是,需要注意益生菌的保存條件。如果保存不好,活性益生菌會減少,這樣益生菌就不會起作用。因此,許多人在益生菌的保存中註意益生菌。那麼人們如何保存益生菌?

1,低溫

益生菌產品必須在低溫下儲存。這將最大化其中的活性益生菌的量。一般保質期在1個月內,冷藏溫度控制在2~10°C。建議將其放入冰箱。益生菌的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進入發酵過程。在室溫下長期儲存很容易引起產品味道的變化。當溫度超過60°C時,益生菌將進入衰退階段。因此,益生菌產品優選在冷藏條件下取出後直接取出,以避免高溫加熱。

2,防光

避免將其存放在過高的溫度或直射光下。這將導致內部活細菌的過度發酵,味道變酸,並且影響效果。

3,注意保質期

隨著溫度的升高,益生菌的活性將進入發酵過程。長期保存益生菌很容易引起味道的變化。有必要注意生產日期的保質期。通常,益生菌食品,例如酸奶,奶酪和乳酸,是常見的。對於飲料等,保質期在1個月內,冷藏溫度應控制在2°C  -  10°C。如果是單獨的益生菌,必須在保質期內食用。

文章標籤

蔡紜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流感病毒分為A型與B型,兩種病毒症狀一樣嚴重,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也都雷同。

1. 人類流感病毒分為A型H1病毒、A型H3病毒,還有兩種B型流感病毒。兩種B型病毒分別命 名為Victoria(維

多利亞)型,和Yamagata(山)型兩大類。

2.如果當年流行的是Yamagata(山)型,如果當年疫苗株很不巧的是Victoria(維多利亞)型,就等於沒 有猜

中,當然也無法保護接種者不會得到B型流感。

3.猜病毒株,是很嚴重的事情嗎?

根據過去的統計,B型流感的疫苗株,符合當年台灣流行的病毒株,也就是猜對的百分比約為五○%。所以 沒

猜中也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大概每兩年就會有一年猜錯。不過換個角度想,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 可

以猜中五○%,就像買一張樂透有五○%的中獎率,也算了不起了,就看我們用什麼角度來思考而已。

4.要怎麼區分B型流感和一般感冒?甚至有人更進一步詢問,要怎麼區分A型流感與B型流感呢?

以醫生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問題都非常困難回答。流感季流行的最高峰時,約有四○%的感冒病患都是得 到流

感病毒,所以我隨便亂猜,兩個也會猜中一個。B型流感幾乎都會發燒,九○%會咳嗽,六○%會流鼻涕, 還

有二○%有腸胃症狀。至於A型流感與B型流感症狀幾乎類似,唯一有所不同的是B型流感比較容易腹瀉和肌 肉

酸痛。

5.得到B流感並不是世界末日。

雖然得到B流感之後併發重症,常發生在五歲以下小孩與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但是小孩的死亡率極低,老人 反

而比較容易有死亡個案。而且如果有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話,併發重症的機率就更低了。

6.為什麼在流感流行季,感冒的病人不需要先快篩,就可以免費得到克流感藥物呢?

流感病毒雖然厲害,但它最大的弱點就是有抗病毒藥物---克流感可以治牠。但常常有家長疑惑,為什麼使 用

克流感藥物治療之前,不需要先快篩呢?關於這個問題,必須從兩個角度去解釋。

第一、快篩並非百分之百準確,所以無法當做是否用藥的指標。第二、快篩的試劑也要錢,克流感藥物也 要錢

,以整體經濟的考量下, 如果流行期盛行率高達四○%,省去快篩的步驟,直接讓醫生開克流感,就可以 直接

幫助其中四○%的人。但是多了一個快篩步驟,除了要花更多錢,還可能因此誤診那快篩不準確的病人, 間接

使病情惡化,反而更得不償失。結論:用藥之前不一定需要快篩。

不過這樣的作法只適用於高流行季,等到流感季過了,就不會也不應該再這樣「大放送」了。

8.如果我剛好不是流感病毒感染,但吃了克流感,會不會有副作用?

克流感雖然安全,但還是有少許副作用的。某些人吃了克流感會有腸胃不適,腹痛腹瀉,如果您發生這樣 的副

作用,可以跟醫生討論是否停止使用。但有時候很難分辨是不是藥物的問題,因為B型流感也會有腹痛的症狀

至於抗藥性的問題,目前A型與B型流感的抗藥性都幾乎是零,所以暫時不用擔心。病毒的抗藥性形成,與 細菌

的抗藥性是完全不同的機轉,比如說二○○九年台灣人吃了那麼多克流感,要是細菌早就產生抗藥性了, 但是

流感病毒卻沒有。這其中的來龍去脈,病毒要如何才會產生抗藥性,還有待科學家尋找。

9.相較於治療A型流感,克流感治療B型流感的反應比較遲鈍,所以有時候吃了兩三天過後,症狀才慢慢的 緩解

。A型流感對藥物反應就比較快,如果早點投藥,兩天之後就一尾活龍了。

10.什麼時候要注意併發症的產生?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發燒進入緩和期之後一兩天,又再度高燒復發,就是併發症的警訊。通常第二次高燒 ,代

表可能有細菌入侵,並且合併新的症狀,比如說:入侵至肺炎會開始喘,中耳炎會喊痛等等。如果孩子還 不會

說話,精神不佳則是最需要小心的症狀。有上述情形的話,就快點將孩子帶到醫院診所吧!

蔡紜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

般持續至農曆春節,直到2、3月後漸趨緩和。
流感疫苗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就有可能下降,估計撐不過1年,且每年疫苗病毒株也有所差異;因此

,每年都要接種1次,加上接種疫苗後還需一些時間產生保護力,當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建議公費流感施 打

的對象盡早接種,今年比較往年不同處,首次把孕婦也納入。另外,本院亦備有三價和新型四價流感疫苗 ,提

供有需要的民眾自費施打。
流感的可畏之處在於流感病毒傳染迅速、攻城掠地、四處散播、和併發症嚴重(如細菌性與病毒性肺炎)。

雖然大多數患者屬輕症,約莫一個星期左右便痊癒,但是對於老年人、嬰幼童和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 不全

者等少數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較高。所以,推動施打流感疫苗預防格外重要,再配合個人良好的 衛生

習慣,才是預防流感的最佳良策。
世衛組織評估每年A型及B型流感 情況,最新三價季節流感疫苗病毒株組合建議A型H1N1的「加利福尼亞株

」、A型H3N2的「德克薩斯株」;B型則以山形家族下的麻薩諸塞株為主。若是四價,則多了B型維多利亞家 族的

布里斯本株。國內上市疫苗藥品皆以不活化病毒製成,不含佐劑和硫柳汞,公費流感疫苗配送採「先到貨 、先

鋪貨、先使用」原則,民眾接種疫苗之廠牌將依對象採「隨機」安排方式,無法指定廠牌,品項請參見表 列。
孕婦施打流感疫苗,既是保護自己也同時保護胎兒。一則不會因此增加畸胎的風險,施打流感疫苗產生的

抗體,可以經由臍帶進入胎盤,間接對新生兒產生保護(目前流感疫苗是6個月以上才能施打);再則孕婦有 了

疫苗保護,亦可避開罹患流感併發症和死亡風險,故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況下,建議孕婦接種。
自費四價流感疫苗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與成人,安全性與三價相當外,提供更完整的免疫保護;若為了增

加較多的保護力,打過三價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人,仍可以再打四價流感疫苗。
所有民眾在接種流感疫苗前,都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或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者

,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接種後,注射部位可能疼痛、紅腫,少數人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 膚搔

癢、蕁麻疹或紅疹等全身性反應;為了防範立即型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等罕見嚴重副作用,最好於接種 後觀

察半小時,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再離開。

蔡紜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原 是一種於豬隻中感染的疾病,屬於A
型流感疫苗,常見病毒為H1N1,H1N2,H3N1與H3N2。美國疾病局資料
顯示,美國以前即曾有人類感染豬流感之病例,但臺灣未曾有豬流感
病例,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但目
前對此種结合豬流感的新病毒型所之不多。
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
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
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
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如何預防H1N1新流感?
(一)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1.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
更換,並丟進垃圾桶。
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
3.如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
4.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
5.生病時應在家休息,除就醫外,儘量必免外出。
6.多拱手,少握手,常洗手。多休息,多喝水,不要太累。

(三)遠離感染來源,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
※如果出現類似H1N1新流感症狀,應該如何處理?
如發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等類流感症狀
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工作史、禽畜接觸史及旅遊
史。如醫師經臨床診斷認為符合H1N1流感調查病例之條件,將依照規定
的衛生單位通報,並於採驗後視醫療評估結果,提供流感病毒藥劑及相關
治療。

蔡紜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